"你确定要耍废到老?"
这是一句很台湾的话。
在以前的台湾海报中,关于"耍废"的句子大多是"周末就应该耍废",这一次,Nike反其道而行之,推出热血广告,用这句话来呼吁年轻人"走出自己的舒适圈"。
犹豫,是对自己太客气
Nike的slogan一直都是"just do it",从中能看出满腔只管去做,一往无前的热血。
台湾则一定程度上是小清新、温婉细腻的代名词。"不求巨大成功,只求现实安稳"的小幸福。
当这两者撞在一起,撞出了不一样的热血。
▼ 走出舒适圈
“舒适是堕落的开始”?
男主坐在旁观的凳子上,篮球滚到自己身边,他的第一反应是将球再递回去。
面对来自别人的邀请,他摆手拒绝,顺着舒适区的路标,转身爬上了舒适区。
舒适圈的生活方式,可以说是废宅生活的标配。
在这里,吃鸡排喝珍珠奶茶,不需要流汗不需要体验酸痛。但是舒适圈貌似不够智能,连喝一杯奶茶里面的珍珠都是篮球形状。
在舒适与奋斗之间游离的男主,被人潮带到了欢呼的人群之间。这个场景,是时空转换的切入点。
导演把男主在人群中彷徨的镜头,做成老年的男主回看的景象。满头白发坐在躺椅上看到年轻的自己,他幡然醒悟,人生不能躲在舒适圈当中。
“你确定要耍废到老?”
这一句话是唤醒男主的话,也是对Nike运动精神的一种传达。
你不上
怎么知道自己有多强
不想放过机会
就不要放过自己
这是一个呼唤人们走出舒适圈,挑战自我的故事。从前面的铺垫到后面情绪的挑起,以高潮之后男主走上篮球场为落点。
很符合一个故事一贯的套路,也有完整的起承转合。
篮球运动员林志傑、田径标枪运动员郑兆村、空手道运动员文姿云等运动健将,以及音乐人?ZI和Locking舞者谢馨慧,将运动与热血的说唱结合起来,使得后半部分也很有节奏感。
Nike台湾在YouTube上为广告发了热血宣言:
我心里有一把尺
习惯衡量自己行不行
不想放过机会
却常常放过自己
担心出糗 害怕受伤 拒绝疼痛
所以犹豫不决 停在原地
但这次 我要跨出舒适圈
去痛 才有痛快
去跌倒 才知道极限在哪
去燃烧 才有光
去做 才知道我能有多好
犹豫 是对自己太客气
JUST DO IT JUST DO IT
同时以“犹豫,是对自己太客气”为主题做了系列海报。
手绘的风格,与代言人的选择,多是当下年轻人最为喜欢的文化要素。这些文化要素的核心精神是“自由、个性”的表达,与Nike的“just do it”不谋而合。
▼ 接地气的表达
这部《犹豫,是对自己太客气》,一定程度上是去年《不客气了》的一部续集。
《不客气了》
两部广告联合起来看,我们就可以明白为何广告最后把宣传落点放在了“客气”上而不是“走出舒适圈”。
我们更习惯更偏爱的,可能是“走出舒适圈”,而不是“客气”这个概念,甚至在第一次看到的时候会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。
但其实片中,是从“台湾的客气”礼仪出发,衍生出在赛场上不必客气的“竞争精神”与“不挑战自我,是对自我的纵容”两个意思。
在这个广告的呈现上,针对的是台湾人竞争意识不强的一种语言表达。
但是在我们看来,可能却能认同片子想要表达的“挑战、竞争”精神,却不太能接受将“吃炸鸡喝奶茶”等同于颓废的生活方式。
甚至会觉得被冒犯,因为过舒适的生活,不热爱运动未必不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。
在竞争压力过大的我们看来,“人间不值得”是应当被尊重的精神,可以上进也应当允许适度颓废。
可以看出接地气的表达有利有弊,从Nike为做的#够来噻 才腔调#系列广告可以感受的更为强烈一点。
这一系列针对上海的营销,连上海人看了也摇头。
广告让人在看的过程中无数次以为是汽车广告。
在寻找腔调的过程中,汽车潇洒地一甩,实在是拥有让人无法忽视的气场。
但最后我们都知道了,这是Nike的广告,结尾划出了它经典的√。
一个广告的传达,采用具有接地气的语言,是一个拉近与用户距离的常用策略。但是在这个过程中,功课没有做好,目标用户听了没有亲切感,非目标用户看不懂广告的逻辑,无疑达不到原始的效果。
转载请注明:木鱼博客 » Nike台湾出热血广告,你看够不够腔调